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 实施名牌战略,打造百年鄂中 Thu, 03 Apr 2025 08:59:32 +0000 zh-Hans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6.4.5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18/05/cropped-ezwxlogo-32x32.jpg 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 32 32 鄂中生态报224期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16293 Thu, 03 Apr 2025 08:59:32 +0000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?p=16293

《鄂中生态》报





《鄂中生态》报

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(内部资料,免费赠阅)

湖北省内部图书准印证2003鄂钟图内第19号

投稿邮箱:ezb2009@126.com

责任编辑:王迎新

联系电话:13661044550

]]> 宜昌鄂中开展特殊作业监护人培训考试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16286 Thu, 03 Apr 2025 08:38:08 +0000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?p=16286

近日,宜昌鄂中组织开展特殊作业监护人培训考试活动,旨在通过系统化教学和实践操作,使监护人对特殊作业的安全要求、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,进一步提高员工在现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监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,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。特殊作业监护人作为确保特殊作业安全进行的关键角色,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。活动中,宜昌鄂中采用理论考核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,全面检验了监护人的安全知识和实操技能。理论考核环节,重点考查了监护人对安全规章制度、作业流程以及潜在风险等方面的掌握情况;实操演练环节,则通过模拟真实场景,让监护人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。

此次特殊作业监护人培训考试,覆盖各车间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,以考促学、以学促干的方式,为宜昌鄂中营造了“人人懂安全、人人守安全”的良好氛围,也是宜昌鄂中打造高素质、专业化监护人队伍,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。(李春林)

]]>
三月奋战 一朝蜕变 磷酸厂技术革新 产能飙升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16283 Thu, 03 Apr 2025 08:36:31 +0000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?p=16283 在2024年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发展节点,总部磷酸厂毅然踏上技术改造的创新征程,为企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,奏响了一曲激昂奋进的变革乐章。

六月的烈日炙烤着大地,生产一线上的总部磷酸厂原3米磨机技术改造项目正式启动。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设备升级,而是一场涵盖广泛、深入骨髓的技术革命。工作人员犹如技艺高超的工匠,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能,有条不紊地拆除了原有的3米×7米磨机。与此同时,新建的3.6米×9米磨机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苗,在众人的瞩目中巍然屹立,成为工厂的新动力源泉。与之配套的破碎线设备,则如同精密的神经网络,与新磨机无缝对接,共同构建了一个更为高效、协同的生产系统,为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经过整整三个月的日夜兼程,无数汗水浇灌的日子,无数次技术难关的攻克,终于,在九月的凉爽秋风中,技改项目全面竣工。新设备顺利投入运行,犹如为磷酸厂插上了翱翔的翅膀,生产效能实现了质的飞跃。技改前,每班产量徘徊在300吨左右,如同在缓慢前行的道路上蹒跚;技改后,每班产量飙升至650吨至700吨之间,磨矿量的显著提升,如同汹涌澎湃的波涛,为磷酸生产注入了不竭的动力。每日纯磷的额外产出量达到约100吨,不仅有效满足了磷酸生产的迫切需求,更为下游磷铵生产搭建了稳固的桥梁,持续不断地输送着关键原料。这一成就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在磷化工产业链上的竞争力。(总部磷酸厂郑江)

]]>
从尝试到信赖:增效肥的大田征途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16280 Thu, 03 Apr 2025 08:32:51 +0000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?p=16280 如今的农民种地依然很辛苦,每一粒种子的播种,每一分化肥的施用,都承载着他们对丰收的渴望。然而,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粮食价值的波动,农民们在选择农药、化肥、种子时,无不精打细算,力求性价比最优,因为每一分投入都关乎家庭的生计与未来的希望。

作为化肥销售人员,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。在维护与代理商、销售网点良好合作关系的同时,我们更需深入田间地头,贴近农民的心声,解开他们心中的疑虑,引导他们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。这不仅是一项工作,更是一份使命,一份对土地的深情,对农民的承诺。

面对石桥客户的初始犹豫,我们并未退缩。客户对于公司增效肥的高价心存顾虑,担心市场不接受,效果难保证。我们深知,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于是提出了以实验为先导,让事实说话的方案。经过耐心沟通,客户终于同意尝试,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。

货物到店后,我们迅速行动,组织老客户先行体验,利用他们的人脉网络,让增效肥在亲朋好友的田地里生根发芽。我们密切关注庄稼的生长情况,适时召开观摩会,建立示范田,组织测产会,每一步都力求透明、公正,让农民亲眼见证增效肥的神奇效果。

一个季度的辛勤耕耘后,增效肥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初步验证,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,增产的喜悦溢于言表。客户的信心也随之增强,从第二季度开始,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增效肥,口碑相传,销量节节攀升。

“一田三会”的实践模式,不仅让我们赢得了农民的信任,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,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产品的价格,而在于它能为农民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收益。实践出真知,农民说好,才是真的好。(鄂北分公司 彭波)

]]>
全员执笔绘新颜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16276 Thu, 03 Apr 2025 08:31:43 +0000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?p=16276

三月,春意正浓。为深入贯彻总部硫酸厂二月安全环保会议精神,即“防护栏作为厂区基础设施,更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防线”,全厂职工在确保生产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,积极响应,全员参与,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厂区栏杆“焕彩”行动。

硫酸厂生产环境特殊,部分栏杆长期遭受酸碱腐蚀,情况严重。为应对这一挑战,我们充分利用废旧换热器换下的束放管和锅炉换下的过热器管道,经过精心切割、打磨、焊接等工序,将其改造成符合要求的栏杆部件。这一变废为宝的创新举措,不仅大幅节省了材料采购费用,还有效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,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,积极响应了董事长降本增效的号召。

为确保行动高效有序,我们采用了“碎片化作业法”。管理人员率先垂范,每人完成50米示范段;维修电仪班组负责栏杆除锈、严重腐蚀部分更换及底漆涂刷;一线职工则利用生产间隙,接力完成面漆涂刷,每人贡献30米。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,厂区栏杆焕然一新,不仅提升了整体美观度,更增强了其防腐能力,为安全生产筑起了更加坚实的屏障。

此次“焕彩”行动不仅有效改善了厂区环境,更在无形中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责任感。大家深刻认识到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安全,每一份努力都是对公司发展的贡献。未来,总部硫酸厂将继续秉承降本增效的理念,围绕公司发展目标,持续创新,不断前行。

]]>
坚守岗位绽芳华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16272 Thu, 03 Apr 2025 08:28:57 +0000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?p=16272

春风轻拂,三月的浪漫与春耕的号角共鸣。在宜昌公司繁忙的仓库一隅,李晓琴,一位身着荧光马甲、体态圆润的女发货员,正以她的热情与专业,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十二载春秋,从追梦青年到业务骨干,李晓琴在宜昌公司书写着自己的职业篇章。今天,让我们走进她的世界,聆听她的心声。

李晓琴深知,发货员岗位虽看似轻松,实则责任重大。热情、周到、严格、细致,是她对工作的基本要求。核对单据、清点货物、指挥装车,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她的服务之心。检查肥料包装,确保无污渍、无结块,监督装车规范,是她日复一日的坚持。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司机,她耐心提醒安全事项,即使面对不理解与责难,也始终保持微笑,因为她深知自己是连接客户与公司的桥梁,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
工作时间随出货进度而调整,旺季时,李晓琴清晨六点半便到岗,直至夜幕降临,甚至凌晨,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。最长的一次,她从早到晚连续工作近19个小时,发货量达3650吨。虽然疲惫不堪,但当看到那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时,她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。这些瞬间,成为她不断前行的动力。

12年间,李晓琴荣获8次“优秀发货员”称号。她不仅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,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女性在艰苦环境中也能绽放光彩,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创造不凡价值的真谛。

李晓琴的故事,是坚韧与奉献的赞歌,是女性在职场中勇于担当、不懈努力的生动写照。(宜昌鄂中 朱向菊)

]]>
新疆农资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感谢信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16267 Thu, 03 Apr 2025 08:25:41 +0000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?p=16267

]]>
周清燕:编织梦想的“缝纫先锋”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16264 Thu, 03 Apr 2025 08:20:37 +0000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?p=16264 编织袋厂集装袋车间四载磨砺,产量从2021年的23.4万条跃升至2024年的74.6万条,品类也从托盘袋拓展至1.65吨平底集装袋,每一次跨越都见证了技术的飞跃与管理的精进。这一切的背后,离不开班长周清燕的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。

面对集装袋生产的全新挑战,周清燕挺身而出,带领团队在荆门从0开始,勤学苦练两月有余,终于亲手缝制出第一条自制托盘袋。她身先士卒,用实际行动教会了大家如何制作,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团队成员。此后,每当有新品类集装袋问世,周清燕总是第一个上手尝试,成为大家心中的“缝纫先锋”。

作为班长,周清燕深知产品质量的重要性。面对1.65吨平底集装袋渗粉问题,她迅速行动,亲临现场对比分析,与管理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,最终通过利用吊带压实针眼的创新方法,彻底解决了渗粉难题,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。

在紧急生产任务面前,周清燕更是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。面对7天内生产14800条1吨平底集装袋的艰巨任务,她冷静分析,动员团队,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,既保证了任务的圆满完成,又确保了员工的安全与健康。这份智慧与担当,让集装袋车间在挑战中不断前行。

周清燕不仅注重质量与产量的管理,更将安全管理视为重中之重。在她的带领下,集装袋车间四年间实现了“0”事故的安全记录,她个人也因此荣获年度“安全标兵”称号。这份荣誉,是对她尽职尽责、全面管理能力的最佳肯定。

周清燕,这位编织梦想的引领者,用她的智慧、勇气与责任心,铸就了集装袋车间的辉煌成就。她不仅是这段辉煌历程的见证者,更是不可或缺的缔造者之一。在她的带领下,集装袋车间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。(编织袋厂 彭强)

]]>
从废弃果园到科技示范田 鄂中仟金方“土壤重生”革命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16261 Thu, 03 Apr 2025 08:16:34 +0000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?p=16261 绛县大交镇曾有一片因土壤板结而被撂荒的果园,如今却奇迹般地焕发了新生,成为了远近闻名的“科技示范田”。这一切的转变,还得从经销商张登峰与鄂中生态的技术团队说起。

三年前,当张登峰带着鄂中的技术专家来到这片荒废的果园时,果农老刘正蹲在地头唉声叹气:“这地算是没救了,施再多肥也是白搭!”鄂中的技术专家没有退缩,他们抓起一把土仔细研究后,当即决定:“我们用仟金方来‘养地’,先免费做10亩试验田试试!”

接下来的半年里,鄂中的技术团队全身心投入到这片果园中。他们进行测土配方、开沟深施、定期回访等一系列科学操作。起初,农户们只是围观,但随着试验田逐渐显现成效,他们开始从质疑转为信服。到了秋收时节,老刘捧着红彤彤的樱桃,满脸喜悦地穿梭在村庄之间:“鄂中的肥真是‘活’的!地‘活’了,我们的饭碗也跟着‘活’了!”

这场“土壤革命”不仅改变了果园的命运,也彻底转变了张登峰的生意模式。过去,她只是坐在店里销售化肥,而现在,她成为了连接农户与科技的“二传手”。她定期为农户举办农技知识培训,提供测土仪器,甚至帮助他们打造了“田间诊室”。去年,她还带领农户创建了2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园,销量因此翻了三倍!

张登峰的账本上记录着令人惊叹的数据:使用鄂中方案的果园,化肥用量减少了30%,而樱桃的糖度却提高了2度。这不仅让农户受益匪浅,也让鄂中品牌在市场上赢得了更高的声誉。“我们要让每一袋肥都‘量体裁衣’,让科技真正长在泥土里!”鄂中农技负责人如是说。(山西分公司 李强)

]]>
“三维疗法”破解果园土壤危机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16258 Thu, 03 Apr 2025 08:14:49 +0000 http://museum.invoiceconfess.cn/?p=16258 土壤被誉为农业的命脉,更是果树的“胃”。然而,我国近60%的果园正遭受土壤酸化、板结、养分失衡和盐渍化等“慢性病”困扰,导致果树减产30%以上,果实品质下滑,甚至一些果园因土壤恶化被迫提前报废,年经济损失超百亿元。面对这一严峻形势,果农亟需科学、可持续的土壤修复方案。

果园土壤四大“病症”包括:酸化中毒导致钙镁流失,果实苦涩开裂;板结“窒息”使根系浅薄,抗旱抗寒能力减弱;养分失衡,让果树“虚胖”,易发黄龙病、脐腐病等;盐渍化“瘫痪”,则让根系脱水死亡,叶片焦枯。这些“病症”的根源在于化肥滥用、有机质匮乏和果园管理粗放。

为拯救果园土壤,鄂中生态提出了“三维疗法”:

以“有机肥+生物炭”重建土壤“骨架”,提升有机质含量,改善孔隙结构。

每年施仟金方6亿生物有机肥120-150kg/亩,搭配秸秆还田(搭配硫氮炮使用,不仅可以加速秸秆降解,还可缓解因秸秆分解导致的氮饥饿现象),提升有机质至1.5%以上。然后,每亩混入50~100kg生物炭,吸附重金属,改善孔隙结构。

2、利用“微生物菌剂”激活土壤生命力,分解有机物、固氮解磷、抑制病原菌。

基肥中添加100-120kg/亩藻力壮10亿菌肥+高分子二铵(13-44-0)30-90kg/亩(根据果树大小适当施用),配合冲施高分子60亿液态菌剂20kg/亩进行灌根。

3、通过“水肥一体化”与“绿肥轮作”,节水节肥,提高肥料利用率,为土壤提供持续养分。

通过滴灌、喷灌同步施肥(鄂中水魔力大量元素水溶肥30-10-10;20-20-20;15-5-40),节水30%以上,肥料利用率提高至60%。同时,果园间套种紫云英、苜蓿等豆科植物,翻压后提供氮素及微量元素。

土壤修复非一日之功,需要果农转变观念,从“重产量、轻土壤”向“土壤健康为核心”转变。科学施肥、有机替代、生物调控三位一体的策略,不仅能让果园土壤“康复”,还能实现“提质增效”。

未来,果园管理的核心将是土壤健康。只有让果树“吃饱喝足”,才能结出自然甜美的果实,毕竟好土方能出好果,这不仅关乎果农的收益,更关乎我们每个人的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。(推广部 田彩云)

]]>
黄梅县| 通山县| 高邑县| 喀喇沁旗| 嘉定区| 鹿泉市| 荆门市| 海原县| 巴林左旗| 慈溪市|